首页 > 修真小说 > 开局:召唤锦衣卫 > 第二百零四章 蟑螂

第二百零四章 蟑螂(2/2)

目录

陈明远捻着胡须,眼中精光闪烁,沉声道:“季相自己倒是稳坐钓鱼台!他在朝堂根基深厚,自然不担心位置不保。可咱们呢?那些新人一来,咱们的权柄、利益都得受影响。这不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吗?”

“这权力面前。”郑元吉幽幽道,眼神中满是讥讽:“诸位可曾注意到,今日朝堂上被抓的崔浩,上月刚弹劾过汤显祖丈量土地‘扰民’?”

“有这事?”众人面面相觑,脸上先是疑惑,随后恍然大悟,仿佛黑暗中突然亮起一盏明灯。

“陛下这是在杀鸡儆猴啊!”卢远猛地一拍大腿,额头瞬间渗出冷汗,声音都有些发颤,“崔浩不过收了陈家几幅字画,这点小事以前根本不算什么,现在却被打入诏狱,分明就是欲加之罪,若真要追究,在座哪位没受过地方上一点‘孝敬’?陛下这是要借着整顿吏治的由头,向咱们这些老臣开刀啊!”

屋内气氛骤然凝重,仿佛乌云压城,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。烛火噼啪作响,映得众人脸色忽明忽暗,那跳动的火苗如同众人忐忑不安的心,随时可能被扑灭。

“那些‘特才’官员到底是什么来路?”孙继打破沉默,眉头拧成一个“川”字,满脸疑惑,“汤显祖、姚崇、况钟……名字听着耳生,却个个能力出众。短短半月,就在地方打开局面。这也太邪乎了,他们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?”

郑元吉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录,缓缓展开,名录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那些“特才”官员的信息。他一边用手指在名录上点来点去,一边说道:

“我暗中偷偷查过,这些人履历极为简单,但是完善,几乎都是凭空冒出。汤显祖自称是岭南举人,可岭南近三科进士名录中根本没有此人。姚崇说是北地隐士,但北方各州郡的荐举名单里也从未有过这号人物。”他顿了顿,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与警惕,“你们看看,这些漏洞百出的履历,陛下却视而不见,还对他们委以重任,这里面的水可太深了。”

“莫非是陛下暗中培养的……”陈明远话未说完,自己先打了个寒战,声音不自觉地压低,仿佛害怕被人听见:

“陛下该不会想把朝堂变成皇家的一言堂吧,把咱们这些全天下的老臣最后都换掉吧?要是这样,咱们以后可就永无翻身之日了,各地州府县,地方豪强怎么可能答应?”

“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手段。”郑元吉声音压得更低,身子前倾,示意众人凑近,仿佛在分享一个惊天秘密:“汤显祖在陈宁县,竟能查出十二万顷隐田。诸位想想,那些田地原本在谁名下?”

众人脸色大变,隐田之事,在座谁家没有?那些挂在佃户名下的田地,不就是为了逃避赋税?孙继的脸色涨得通红,咬牙切齿道:“这哪是什么变法,分明是要断我们的根啊!再这么下去,咱们的家底都得被他们掏空!郑公,您可得拿个主意,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啊!”

郑元吉环视众人,目光坚定而狠厉,缓缓道:“今日找诸位来,就是要商议对策。若任由这些‘特才’官员继续坐大,不出半年,朝中将再无我等立足之地。到时候,咱们恐怕连汤都喝不上!”

“郑公可有良策?”卢远急切问道,眼神中满是期待,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。

郑元吉没有立即回答,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,火漆上的印记让众人倒吸一口冷气——那赫然是南方三王室徽记!

“这是......”陈明远声音发颤,手指着信函,嘴唇微微颤抖,眼中满是惊恐与疑惑。

“南方那几位王爷托我带给诸位的问候。”郑元吉意味深长道,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,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:“他说,若燕京容不下诸位,三王清君侧时,新朝堂随时虚位以待,若再不行,南楚也是一条退路。”

屋内死一般寂静,空气仿佛都凝固了。谋反,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!卢远喉结滚动,艰难地咽了口唾沫:“郑公这是要我们......”话到嘴边却不敢说出口,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犹豫。

郑元吉忽然大笑,笑声在寂静的屋内显得格外突兀,“卢大人想到哪去了?我郑元吉世受国恩,岂会做那卖国求荣之事?”

他话锋一转,眼神变得阴鸷,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,“不过,南方那位大人确实提供了一个......思路。”他示意众人靠近,声音几不可闻:“诸位可还记得先帝时的‘清流案’?当年,不就是靠着莫须有的罪名,将那帮与咱们作对的人一网打尽?”

陈明远瞳孔骤缩,心中涌起一股寒意:“你是说......用同样的手段,给那些‘特才’官员安上罪名?可这能行吗?陛下会相信吗?”

“不错。”郑元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如同暗夜中的狼眼:“那些‘特才’官员来历不明,陛下身后必然有其他势力,他们行事激进,若有人上书弹劾他们‘结党营私、图谋不轨’,陛下会作何感想?帝王最忌讳的就是结党,只要咱们把罪名坐实,不怕陛下不动手……”

“可陛下对他们信任有加......”孙继迟疑道,脸上满是担忧,心中忐忑不安。

“信任?”郑元吉冷笑,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:“帝王最忌惮的就是结党。种种迹象表明,陛下身后必然有神秘势力支持,这些神秘势力在陛下未登基之前或许是完全的助力,可这登基之后,人心易变,帝心更易,诸位深谙官场,觉得如何?”

“且今日朝堂上,陛下为何对崔浩与陈家往来如此震怒?就是因为触及了这个忌讳。咱们只要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,不愁扳不倒他们。”他从袖中又取出几份奏折草稿,得意地扬了扬,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:“我已命人搜集了这些‘特才’官员的‘罪证’。汤显祖丈量土地时‘强闯民宅’,姚崇‘擅改祖制’,海瑞‘滥用酷刑’......只要联名上奏,必能引起陛下猜疑。”

众人传阅着那些奏折草稿,眼中渐渐燃起希望的火焰。卢远拍案叫绝:“妙计!再让都察院几位同僚配合弹劾,定能让陛下起疑!到时候,这些新人自顾不暇,咱们就能趁机分权,帝王之道绝不可能使一家独大。”

“而且这末必不是咱们这陛下想看到的,毕竟咱们这位皇帝也就仅仅只有十四岁,即便再怎么天纵英才,想要完全拉起一只支持自己当皇帝的势力,也犹如天方夜谭,退一万步来说,皇帝终究也会受到身后盘根错节的势力的制肘……”

“说的不错。”郑元吉阴恻恻地笑道,笑容中带着一丝狡黠:“南方某位大人还提供了一些......有趣的线索。比如汤显祖曾在南楚边境出现,姚崇的笔迹与南楚一位密探极为相似......”

他故意停顿,观察着众人的反应,那眼神仿佛在等待众人上钩:“这是要坐实他们南楚细作的罪名啊!一旦朝堂上下相信他们通敌,咱们就大功告成了。”

陈明远倒吸一口凉气,心中既兴奋又害怕:“这是要坐实他们南楚细作的罪名啊!如此一来,陛下必定雷霆震怒,那些新人就算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!”

“证据确凿,由不得陛下不信。”郑元吉收起所有文书,环视众人,目光中透着坚定与狠绝,“等待变法,弄得民怨四起时便是我们发难之时。诸位可愿联名?这可是关乎咱们生死存亡的大事,一旦成功,咱们就能继续稳坐朝堂;要是失败......后果你们也清楚。”

短暂的沉默后,一只只手陆续举起,仿佛是在黑暗中做出了一个决定命运的选择。烛火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,扭曲如鬼魅,那摇曳的影子,权力和利的毒性早已深入众人的骨髓……

“为了大燕江山。”郑元吉举杯,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,那光芒中既有对权力的渴望,也有对未来的担忧。

“为了大燕江山。”众人齐声应和,声音洪亮,却各怀心思。每个人都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,这场看似为了江山社稷的行动,实际是权力与利益的博弈

窗外,一阵冷风掠过,吹得槐树叶沙沙作响。无人注意到,屋檐上一道黑影悄然隐入夜色之中。

(本章完)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