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小说 > 主母操劳而死,换亲后宠夫摆烂了 > 第232章 文渊阁

第232章 文渊阁(2/2)

目录

“父亲说。“

“父亲想用纪胤礼试崔帅的刀。“晏菡茱突然截住话头,“但父亲更想试的,是陛下对霍家军的态度。“

更鼓敲过三响,袁嬷嬷添灯时见世子夫妇对坐无言。案头烛泪堆成小山,映着《齐民要术》手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——“岭南多瘴气,当以艾草熏屋“、“蝗虫畏火,可设火沟阻之“。

五更鸡鸣时,晏菡茱忽然搁笔:“梁国舅不会罢休。“

“北疆天高路远。“

“正因天高路远。“她将誊好的书稿塞进沈钧钰怀中,“崔帅若在军粮上做手脚,十个纪胤礼也不够填坑。“

沈钧钰摸着尚带余温的纸页,想起她及笄那年。永昌伯府后院,少女蜷在柴堆旁就着月光翻《盐铁论》,冻红的指尖在“平准均输“四字上反复描画。

晨光染白窗纸时,八百里加急冲进皇城。北疆战报与霍老将军的辞呈同时呈上御案,景仁帝朱笔悬在“准“字上,墨汁滴落染污了“纪胤礼阵前失仪“六字。

此刻北狄大营,纪胤礼正擦拭染血的佩剑。亲卫捧着崔帅手令进来:“将军,明日诱敌。“

“告诉崔世忠。“纪胤礼将剑插回鞘中,“我要霍家军旧部打头阵。“

帐外北风呼啸,卷走他未尽之言。三百里外驿站,梁国舅门客将密信塞进信鸽脚环,绢帛上“借狄人刀“四字被晨曦照得发亮。

惊鸿院内,晏菡茱突然惊醒。梦中血染黄沙的场景挥之不去,她攥紧沈钧钰的衣袖:“快让父亲提醒霍老将军。“

话音未落,宫钟撞破黎明。

沈钧钰望着晏菡茱踮脚取书的背影。她发间银簪勾住《农政全书》的函套,青丝散落几缕在泛黄纸页上。

“娘子这是要把阁楼搬空?“他笑着接过书卷,“上月见你读《水经注》,今儿又寻《齐民要术》。“

晏菡茱指尖划过书架积尘:“这些孤本锁在深阁,倒不如让寒门学子誊抄传阅。“她忽然转身,眸中映着天井漏进的霞光:“咱们在城门边建座阅书楼可好?“

沈钧钰手中书函“啪“地落地。竹帘被风吹得噼啪响,惊起梁上两只灰雀。

“贫寒书生可来抄书换钱,誊本或借或卖。“晏菡茱拾起书卷,“战火焚不尽纸墨,王朝更迭也断不了文脉。“

沈钧钰攥住她腕子:“这话犯忌讳!“

“若以皇家名义呢?“晏菡茱抽出手,蘸着砚台残墨在案上画图,“陛下倡捐书,太子监修楼,既赚贤名又安人心。那些世族大家藏着掖着的孤本。“

窗外更鼓惊破暮色。沈钧钰望着她笔下渐成的楼阁图样,忽想起祖父临终攥着《孙子兵法》的模样。老侯爷战甲未卸便咽的气,血染透的兵书至今锁在顶格。

二更梆子响时,靖安侯正在书房擦拭祖传宝剑。剑穗缠着的玉珏突然断裂,滚到沈钧钰脚边。

“纪胤礼这步棋走急了。“沈文渊收剑入鞘,“崔世忠帐下等着他的,可不止北狄铁骑。“

沈钧钰将阅书楼图纸铺在案上:“父亲觉得此计如何?“

烛火跃过“文渊阁“三字匾额,那是太祖亲笔。沈文渊抚着图纸上朱砂勾画的蓄水池:“当年你祖父抢书时,前朝翰林院正烧着大火。他带三百亲兵泼湿棉被闯火场,抢出来的《永乐大典》残卷,如今还在密室锁着。“

晏菡茱的声音忽然从屏风后传来:“所以更要让典籍见天日!“她提着食盒转出来,“战火能毁一座藏书阁,毁不掉千万人誊抄的副本。“

沈文渊捏起块荷花酥:“当年陈郡谢氏藏书十万卷,侯景之乱后。“

“谢庄带着八百卷逃到岭南,才有了《昭明文选》。“晏菡茱接话,“父亲,乱世保书靠藏,治世传书靠敞。“

月光漫过剑架时,沈钧钰发现父亲鬓角又添霜色。二十年前那个把他从藏书阁拎出来习武的将军,此刻竟对着图纸喃喃:“明日我进宫面圣。“

五更鼓响,晏菡茱在藏书阁顶格寻到带血渍的《永乐大典》。晨光穿透蛀洞,照见“蝗灾篇“里夹着的泛黄信笺——“建文四年,燕王焚阁,臣冒死携卷。“

“娘子!“沈钧钰气喘吁吁跑来,“陛下准了!太子亲自题文渊阁三字。“

晏菡茱将残卷锁回铁箱:“真正的文渊阁该立在百姓心里。“她忽然指向窗外,“夫君看,晒书场要热闹起来了。“

数十仆役抬着樟木箱鱼贯而出,经年积尘在阳光下飞舞如雪。七八个寒门书生候在角门,最年轻的攥着秃笔的手在抖——那是用三百张抄经纸换的入门牌。

“慢着。“沈文渊突然现身,“顶格的书不能动。“

晏菡茱抚过铁箱斑驳血痕:“父亲,当年老侯爷冒死抢书,为的可不是让它们烂在箱子里。“

蝉鸣撕破僵持时,沈钧钰忽然跪下:“儿子愿立军令状,残卷誊抄本绝不出阁。“

日头西斜时,晒书场已摆满青檀案。晏菡茱盯着书生们誊抄《农政全书》,忽见个小厮偷藏纸页。她正要呵斥,却见那少年将纸塞给门外老农:“爹,这治蝗的法子管用!“

沈文渊站在阁楼暗处,望着农汉揣纸远去的背影,忽然对管家道:“把密室十三箱全抬出来。“

当夜暴雨倾盆,沈钧钰望着廊下晾晒的典籍:“父亲不怕。“

“当年燕王烧了三个月都没烧尽的。“沈文渊摩挲剑柄缺口,“如今千万人传抄,岂是几场雨能毁的?“

更鼓声中,晏菡茱在最新誊本扉页题字:文脉不绝,薪火相传。墨迹未干,沈钧钰又添一行:靖安侯府敬赠。

雨打芭蕉声里,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:北疆大捷,纪胤礼冒进中伏,生死不明。

目录
返回顶部